大多人對我的評語,不熟一點的人,就是脾氣好個性佳不多話。
再熟一點,或許變成語不驚人死不休行為幼稚愛看書塗鴉有個性。
很沒個性vs很有個性;很安靜vs滿吵的;無趣vs特別...,熟與不熟的朋友,很兩極的評論。
很神奇的,較不熟的人,會認為我很沒個性,人云亦云,說什麼做什麼都好,不爭論不提議,只可以用「無趣」二字來形容。(真的就有人對我說過,不要如此無趣行不行?但我和你不熟,假設我個性幽默風趣善解人意好了,與你何干?)
熟了,大概也會覺得我個性好,但不會用沒個性來形容。
甚至挑東西也是。
不熟的人會覺得我的東西都一樣、無趣。但熟的人對我買東西的評語,不會是好或不好,只會是「很像你會買的東西」。
我是個很會劃清界線的人,對於朋友。
並非刻意,但就會不自覺的,表現出自閉的一面。
去A好不好,可;吃B可否,悉聽尊便;覺得C如何,不錯,不差。
大概就是如此,才得了個無趣的評語吧。但對於想要激起我的「個性」的人,我才覺得是神經病,精神有問題。
就算我個性本來就溫溫吞吞,也不會在你一再相逼之下突然轉性。更何況我不想表現出來,更不可能會讓你這樣就給本性跑了出來。
我脾氣其實不算太好,即使不說話,但內心還是會默默的多說幾句。並不像有些聖人,嘴上不說,內心也不多幾句穢言。我個人對這些聖人們是很尊敬的,因為我做不到。
常無語相對,因為對不熟的人、事、物,我真的不知要說什麼。
與其說沒脾氣,到不如說我是個嚴重自閉患者吧。
就算真的表現出了脾氣,但也已經是消化過後,再表現在人前的東西,並非一開始的情緒。有時候頂羨慕那些情緒起伏極大,開心難過都在人前表現的淋漓盡致的人們。
我很懶惰,也不喜表露情緒,尤其負面情緒。
無論發生何事,不論喜怒哀樂,轉述給朋友聽時,即便是訴苦,也常是帶著笑容說話的。
生氣的當下,大概幾分鐘就過去了,還會對生氣的自己感到不好意思,覺得自己為免也太小心眼了點。
悲傷,可能會持續比較久。畢竟悲傷是種小火慢慢熬煮的情緒,甚至可能越沉越深、越燉越濃厚;而非大火快炒的忿怒,馬上就燒蝕完畢。
歡樂的大笑,極少。或開心的笑著,但真要大笑,似乎不那麼常見。畢竟真要大笑,除了令人捧腹大笑的事以外,無論開心或高談闊論,我真的無法理解一點小事就可以大力尖笑的人們。而有些人明明也沒什麼好笑,卻可以笑到渾身抽動,但真的到眼裡的笑意,似乎也沒表現出的多。
被說過很不會看人臉色,不會說話。
後者我承認,因為我真的很不擅人際關係,但前者我不太認同。不到很「會」,但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差。但原因如其他情緒一樣,觀察到後是默默放心裡,而非直接去觸碰別人,因為我不喜歡被觀察到自己的內心世界,進而覺得這樣對別人不太禮貌也不合適,尤其對泛泛之交。
其實也不知道這篇文章到底要說些什麼。或許是整理一下自己吧。畢竟我懶散、無所謂...,一直到了大學,才漸漸的摸索到自己。更不用說周圍的同學之類的,因為第一印象就不深交,以錯誤的印象對我,那我也無所謂。
難怪乎我朋友不多,學長姐弟妹很難熟識,會互相往來的,永遠都那幾個。
也不能全怪我如此自閉。
幾次放開心胸想要重新開始,大概很不會識人吧,遇了幾次挫折,對於人際關係,又回到淡漠、懶惰的態度。
每個人,在不同場合地點,表現出的樣子不會太一樣(偶有一些始終如一的人,我衷心佩服)。我或許是那種,每一個模樣相差太多的人。
我不喜和不熟的人對談,但活在世上,豈能避免這種事?
我不喜歡一整天下來,總是嘴巴開闔個沒完,但除了一些靜態且能獨立完成的工作以外,似乎開口是很難避免的。(並非我不喜歡講話,不然不會有很吵這種評語。但我喜歡安靜的時間遠大於講話,況且我喉嚨不好,連續高聲講話半小時以上,是要喉嚨痛上兩三倍時間的)
想到一位從國小到高中都同班的同學。我們熟識起來,約莫是高中,而且是那時才「漸漸」認識對方,甚至剛上大學時,不同學校,但卻是感情最好之時。爾後,維持著偶爾聯絡,但又不錯的微妙情誼。
我自己都不懂自己了,何況和我不熟的人?
不喜歡那些自以為很會看人,覺得三言兩語就很「知道」別人的奇怪人士。
這篇文章,就當作給那些人看的好了。